苏轶昭正要回答,却听苏文卿又道:“既然第一场就得了第一名,想必之后的考试,你也很有把握才是。一定要好好考,那县案首也不是不能想。让为父出去会友,也有些颜面。”</p>
看着苏文卿面带笑意,双眼放光的模样,苏轶昭突然有些无言以对。</p>
半晌,她才道:“儿子尽力!”</p>
前日发案,隔日一早,苏轶昭便再次出现在了考棚外。</p>
今儿是初覆,考取前十名者,得提坐堂号,也就是要坐在考官不远处的号舍。</p>
于是苏轶昭今儿又换了号舍,与苏轶珏一起,坐在了考官的下首处。</p>
廖知府依旧对着苏轶昭笑着点了点头,这让苏轶昭心中更为纳闷。</p>
难不成这廖知府与便宜爹又是好友可苏轶梁是苏文卿的嫡子,怎么不见他如此和蔼友善。</p>
想不通与知府大人到底能有什么交情,苏轶昭便索性不管。</p>
反正敬着就是了,考试期间也不宜与考官接触过密,否则就有作弊的嫌疑。</p>
苏轶昭看了一眼今天的卷子,发现前面依旧是十道贴经。</p>
看来出卷的官员很重视基础,不过这样的题目对苏轶昭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p>
接下来是一道四书题:“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p>
苏轶昭思索了片刻,心中有了腹稿。</p>
这道题出自《论语宪问》篇,不过今日的题目中规中矩,让苏轶昭着实诧异。</p>
她又看向下一道题,这是一道经题。</p>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