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真焕离开后,御书房内的萧衍开始批阅奏折。</p>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p>
偏偏在这种时候南边的长广郡突然遭了水灾,长广郡郡守曾如明一连上书十余道折子请求朝廷赈灾。</p>
萧衍将那些赈灾折子放在身前,折子他都看了只是还未用朱笔批阅。</p>
片刻后,略微有些心烦意乱的萧衍将堆积如山的折子推至一旁。</p>
这时候,方从御膳房回来的朝七恰好将一碗调羹端到了他的面前。</p>
“陛下,您先喝碗羹汤歇息片刻。”朝七轻声道。</p>
对于老皇帝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服侍的朝七了如指掌。</p>
萧衍见状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甜味入喉,可解愁绪。</p>
吃了两口后萧衍淡淡道:“小七子,去宜连殿把宋前辈请过来。”</p>
朝七闻言连忙应道:“老奴遵命。”</p>
对于皇帝口中的宋前辈,朝七也知晓,不过朝七对于这位前辈一直心有余悸。</p>
且时日愈久,越是如此。</p>
这位宋前辈本名宋真亦是朝廷供奉之一,在宫中身份仅次于袁真焕。</p>
但与袁真焕不同的是,宋真身上无任何俗务,且平日幽居深宫很少露面。</p>
虽然这位宋前辈是女子,但一来看不出实际年岁,二来她还有着一双恍若能够洞悉一切的眸子,所以平日里朝七不太敢与她打交道。</p>
宋真所住的宜连殿是皇帝特批的一座别院,在宫里其实算是比较偏僻的了。但平日里若是没有宋真本人的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别院,包括皇帝在内。</p>
朝七就记得,多年前曾有两名宫女误打误撞跑了进去,后来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们了。</p>
虽然明面上宋真的身份比袁真焕要低一线,但朝七看得出来,在这位宋前辈和袁真焕面前陛下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