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胜利者的智瑶不提能看做是谦逊,其实就是一码事归一码事而已。
子期或许会提,只是楚国作为战败的一方,提出来多没面子,也会影响到这一次楚国对齐国的干涉权。
如果没有去年楚军在渭水南岸的大败,以子西迫切想要培养白公胜的实情,前来“谭”地人选绝对会是白公胜。
之前是不是提到了“共襄盛举”这个成语?事实上也是那样,齐君壬薨逝前伙同逃亡的公族一块将齐国端上了桌,傻子才不凑过来大块朵颐,对他们不是一次盛宴又是什么。
子期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说道:“不日便来。”
智瑶一脸困惑地问道:“可是吴、宋不愿放行?”
楚国跟齐国不直接接壤,他们的军队想要北上,少不得跟宋国借道。
宋国跟楚国是宿敌,双方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打打停停,着实是让晋国占尽了便宜。
恰恰是因为有楚国这个大敌的存在,宋国才会是晋国最忠实的盟友。
这不,楚国有倒下的迹象,宋国立刻不是那么甩晋国,趁着晋国无力干涉的机会,宋国一举将曹国给吞了。
十来年的时间之中,楚国连续吞并了一个国家和几个势力,甚至还有能力向正南方向以及西南方向扩张,证明了楚国对上晋国或吴国或许会被摁着打,楚国想教训其他诸侯则是没有问题。
在这种现状之下,尤其是宋国才吞并曹国没有几年的时间,宋国君臣是应该思考楚军北上会不会顺便干一把解放曹国的事业。
哪怕宋国愿意借道给楚军北上,不是还有一个吴国会从中阻拦吗?
宋国夹在楚国与吴国中间,借道给了楚军。
吴国同样提出借道的请求,宋国敢不答应?
所以了,智瑶就一个问题而已,问得子期心中悲凉。
子期说道:“夫差狼子野心,图谋称霸中原,不知晋卿如何作想?”
用膝盖骨想,行不行。智瑶在等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