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前后,秦亮似乎享受到了当初曹爽和司马懿的待遇,他走过的地方,几乎所有人都会揖拜见礼,熟识的人还会寒暄几句。</p>
上次来参见朝会,秦亮记得自己还站在靠后的位置,如今直接站到了高柔后面。</p>
论官位三公还是比卫将军高,但司徒、司空这些人的实权完全比不上秦亮,不然高柔蒋济等人不可能在一个二十多岁的人面前、说话那么客气。</p>
魏国的三公已无甚具体的实权,就是为了表彰一生为朝廷立下功劳的老臣,地位声望都高、养尊处优。这也是高柔属于司马氏的人,但秦亮与王凌都觉得最好不动的缘故。</p>
等到朝会结束,高柔与蒋济,还在东堂门外与秦亮说着话。</p>
这时张欢走了出来,说是皇太后殿下召见。秦亮这才与二人道别。</p>
郭太后没有在东堂见面,而是在东侧的房屋里重新设座、垂帘等物。在这栋房屋外面、四方都站着宦官。</p>
秦亮脱了鞋子放在台阶旁边,走进屋子、再进一道门,便行稽首之礼,请殿下圣安。郭太后在帘子后面叫秦亮免礼,然后屏退了左右。</p>
里屋没有窗户,张欢等人出去后,只剩张欢一人守在外屋门外。</p>
拜礼罢,郭太后的声音便小声问道:“王彦云的身体不好吗”</p>
她说话与朝堂上差不多,庄重有威仪,辅音却有点娇气,只是声音小。可能还是因为门外有人的缘故,她也有点放不开。</p>
秦亮见没有别人,也没有窗户,遂走到帘子旁边、靠近郭太后说话,他几乎来到了跪坐在里面的郭太后跟前,声音也很低,实话道:“仆见外祖,身体硬朗,面色红润。”</p>
此间环境、并没有偷听的地方,只要两人说话的声音小一点,不可能被别人听去。但外面那道门是敞着的,他们当然不能做太过分的举动,依旧隔着帘子。</p>
这时郭太后的声音更小,秦亮几乎站在她面前也要仔细听、才能听清。她小声问道:“王彦云是否有进一步的想法”这是她第二次问类似的话了。</p>
在皇宫里说这样的话题,秦亮也有点紧张起来。</p>
不过郭太后又有这样的猜测很正常。曹家当年已经示范好了、应该怎么篡位。权臣直接在宫外开府,军政大事决策皆出于府邸,皇宫便只是一道风景,权臣完全不会进宫奏事、理都不会再理皇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