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幼想了一下,又道:“阿妈,司福也八岁了,该去上学了,您总得为他考虑考虑吧。”
提到小司福,司母顿时就有些沉默了。
不得不说,司幼这句话让司母一下子就有些犹豫了。
家里的确没什么存款,司福也到了该上学堂的年纪了。
原先家里穷着,几个大娃都没送去念书,原本想着就这么把司福养大成人也就行了。
可前些年,镇上突然又办了一所学堂,专门收各个村里穷人家的娃娃。
司母便动了一点心思。
想着若是有机会,把司福也送过去读几年书也是好的。
可这想法在家里出了事之后,她便藏在了心里。
如今小女嫁出去了,司强也能去镇上做活计了,家里条件似乎在慢慢变好起来。
如今再听得司幼提起这件事儿,司母着实犹豫起来了。
家里苦点累点儿没什么,可她就是舍不得苦着孩子。
眼见着村里好几户人家都把自家小娃娃送去镇上学堂,她有时候瞧着司福,心里头就有些难过。
想了这么多,司母最终叹了一口气,还是接过了那几两银子。
“闺女啊,家里这条件,真是苦了你们了。”
听着阿妈这么说,司幼心里也有些不好受起来。
她上前两步,抱住了这个因为每日操劳而显得有些佝偻的身子。
“阿妈,你跟阿爹很伟大,我们心里从来没觉得你们苦着我们了。”
“相反,一想到我身后还有你们永远支持我,我才敢放心大胆去外面拼搏。”
听着女儿这么说,司母心里也是感动。
村里好些人家重男轻女,以前也有些人笑话他们家前两个娃娃都是闺女儿。
可她跟司父心里从来不觉得女儿有什么不好。
都是自己的娃娃,都是肚子里掉下来的一块肉,哪里能不心疼呢。
他们多生孩子也只是想着百年老去之后,几个孩子能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如今就算看着小闺女儿这般有出息了,她心里也从来没想过要让她多帮衬着家里头。
可是闺女儿知道心疼人啊。
手上攥着银子,司母抱着已经长得比自己还要高一点的司幼,心头那是满满的骄傲和感动。
她庆幸啊,从小没有因为家里穷而短着孩子,这才能把几个孩子都教育的懂事听话。
门口突然传来敲门声,
司幼开门一看,正是她们刚刚谈话的主角:小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