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说三老夫人:“和离的人家里也有好人, 不和离的人家里也有坏人。你怎么也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别人了。”
三老夫人见他曲解她的意思,忙解释道:“倒也不是说我带着偏心看人。只是大家总说这样和离过的人家出来的孩子都有些古怪,我担心的是这姑娘的性子不好。”
三老爷想了想道:“我瞧着峰哥儿那个孩子性情聪颖,说话行事都很不错。将来必有一番成就。我们还在时,咱们还能依附着公府过活,可一旦我们走了,老六和老九他们和公府的关系就又远了一层了。咱们总得为他们找个依仗才行。”
“可就算找依仗也不用找个十几岁的孩子吧。”三老夫人迟疑的问道。
三老爷闻言就对她道:“你懂什么。咱们现在还年轻力壮的,估摸着还能再撑个二十多年,等到了那个时候峰哥儿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咱们的孙子也是正需要帮助的时候。那时不就指望上他了吗?”
三老夫人听到三老爷如此说,果然有些动摇。
三老爷继续道:“我也想了一下,你看的那些人家虽好,可是他们到底有自己的家族,到时绝不会全心来帮咱们的孙子。可峰哥儿就不一样了,她母亲已经和父亲和离,他父族的人又不甚管他,全赖四妹妹的公公和我们四妹夫一心扶持,他和他母亲方才能有安生日子过。将来他不必会偏心父族。这是其一。其二则是,我们和四妹妹本就是姻亲,若是说了四妹夫的外甥女,那就是亲上加亲了。两家定了亲事后,我们就能名正言顺的帮助峰哥儿了,这样自小的恩情最是让人铭记。等峰哥儿长大后,想起咱们对他们恩情,自也会全心全意的帮助咱们的孙子。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三老爷越说越觉得这门亲事很好。
三老夫人也被他说动了心肠。
她琢磨了一下,觉得三老爷说的很有道理。
三老爷想给老九说的这门亲事,虽然名声不显,但却很是实惠。
他们公府的门第已经极高了,就算从他们这样的世家贵族中再说一个旁枝所出的女儿,也不过是旁枝与旁枝之间的联姻罢了。
那些旁支也多是依附着嫡脉过日子的人,正经有本事的人没几个。
将来说不得还要让她们老九去为岳丈家奔走。
可要是说了由姐儿就不一样了,峰哥儿现在虽然看着不显,可等他取中进士后做官了,所能带给老九的好处,可比那些旁支多多了。
三老爷和三老夫人私下嘀咕了半天,觉得这门亲事着实不错。
第二日,三老夫人就来找老太君说了此事。
老太君听说她想聘四姑丈的外甥女为媳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她稍一思考就明白了三老爷夫妇想为九爷说这门亲事的用意。
“你们很好。”老太君眼含欣慰的对三老夫人道:“老六和老九他们由你和你夫婿看着,我也能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