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蓁蓁还是头一回来瓦舍。
在京都府的固定娱乐场所,人们称之为瓦舍。并不是像后世说的下九流才来的地方,而是地道的民俗街。
其中在瓦舍设置的演出地方称为勾栏,也就是木头做的演出棚,取了个通俗的名字。
别误会这儿的勾栏二字,并非妓院,乃是实实在在民俗。
只不过会来瓦舍表演的人,大多身份地位不高。谁家会允许女儿家出来抛头露面给人看。
俗话说,戏子乃下九流,久而久之,勾栏瓦舍也成了不好的词儿。
但京都繁华,位于其中的瓦舍那也是极有烟火气息。
走在青色的石板路上,周遭都是各式各样的木头建筑。高大的木棚,还能听到伶人开嗓的声音。
瓦舍在晚上才是生意爆棚的时候,现在还是白天。各个木棚里的演出才刚开始,来了些客人,坐在底下的椅子上听戏。
叶蓁蓁头一回见这盛况,不免长大了嘴。
原来古代这么早就有演出棚了,面积还挺大的。
像钱家有四五个棚子,每个棚可以容纳上千人。这一日收的演出费就不少了,官做的再大,这赚钱的路子也不能少。
而且瓦舍里的演出,从冬到春,一年四季不带停歇的。什么时候来看都有戏。
毕竟干这一行吃的是辛苦饭,一场演出费,根据木棚的大小不同,价格也有高低。
通常在三文钱到十文钱之间,不算太贵,但也不便宜。
在木棚外头还挂着青色的幡布,上头全是写了些揽客的话儿。
这么密的人群,再加上木头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后患无穷啊!
叶蓁蓁略微皱起眉头,夏日天气炎热,要真是发生火灾,直接连片烧没了,逃都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