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听说了你们家收豆子,就准备把家里的豆子全卖了。
可收豆子的人去了他们村,正赶上他不在家,家里人不敢做主。
刘老汉回来以后,向保康打听了豆子的价格,刘老汉就赶着他的驴车,去那些山里的人家收豆子,收了很多回来放在家里。
昨天,他家大儿子来我家和我说,他家愿意把这些豆子市价卖给你们,就是想要个卖豆腐的名额。让我来问问你,行不行。”
郁可安一听,感觉这刘老汉真是个聪明人。
“他家现在一共有多少豆子啊?他的豆子是什么价格收的?”
张秉元:“说是有近两千斤,五文钱二斤收的。”
郁可安很惊讶,心里想着:两千斤,一斤差一文钱的话,就是二两银子。对现在这些庄户人来说,已经不是一笔小钱了。
有些贫困人家,二三两银子都差不多能娶个媳妇了。
刘老汉家就算是能去卖豆腐,这二两银子,他们也得赚些日子。那他图什么呢?
郁可安想了想,问张秉元:“他家是不是每天要的量比较大呀?”
张秉元说道:“是的,他家有驴车,一次至少要三盘。”
这就对了,郁可安给村民们批豆腐,一次也就三四十块。一盘豆腐二十四块,他还至少要三盘。
张秉元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说出来:
“郁小姐,这里边还有个事儿,我想了想,还是告诉你一声。”
郁可安点头。
“因为我们家已经和张家定亲了,不是外人,他家大儿子就向我交了实底。
张家有个闺女嫁在离这三十多里地的一个镇子上,家里开了个杂货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