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想,她又觉得自己应该对他有信心一些。
瑛玉也会为了琛玉担心,虽然不是同一个姨娘生的,但就只有这么一个兄弟,这么多年一起长大,他们是有感情的,她也希望琛玉能越来越好,要是能够考个第一就更好了。
所以她也会跟着为他祈福,甚至还抄了经书。
梅姨娘冷眼看着,并没有阻止。
要是自己有儿子倒是可以争一争,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就算帮不上忙,这个兄弟看上去能唬人,能够让女儿在未来婆家面前挺起腰杆,那也是好的。
珞玉看起来是最镇定的那一个,她还劝云舒瑶:“姨娘,他平时上课夫子虽然没有直白的夸他,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懂,他读书的天赋好,这一次只是去考秀才,肯定没有问题的。”
唯一可能存在悬念的就是他的名次。
但只要是考上了,以他的年纪都是喜事。
“话是这么个道理没错,但是名次越好,别人也会越重视他,他现在还没有拜师,就等着拿功名当投名状了。”还有一个,就是更好说亲了。
云舒瑶轻轻的吸了一口气。
她是反对小孩太早成亲的,但定亲的话不影响。
他这个年纪,这两年正是定亲的时候,他表现得越好,他能找到的对象更优秀的可能也越高。
云舒瑶也没有想着高攀哪家的女儿,但是在自家的琛玉确实优秀的情况下,她希望他的另一半也足够优秀,和他相配,也是人之常情。
而现在这个时代,不是说贫穷人家就没有优秀的好女子,但确实是富贵人家,尤其是嫡出更容易表现优秀,比如读书识字,然后见过世面,自信大方,这些都是这个时代一般家庭的女儿很难拥有的。
光是识字就能难倒一大片人。
老太太除了记着孙子,也没有忘记侄孙他们,更没有忘记两个孙女,给她们请了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导规矩。
家里之前不是没有宫里出来的嬷嬷,但都出宫有些年了,而现在请过来的这位方嬷嬷是刚出宫不久的。
方嬷嬷收养了一个侄子,为了他,才会愿意出来教导大户人家女儿一些规矩,很抢手,老太太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把人请到。
于是云舒瑶和梅姨娘楚姨娘三个人也多了一个旁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