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间,他却接到了来自张泰秀的电话。
“泰秀,你这家伙真是个玩阴谋的天才!我已经看到了,战火已经被你点燃起来了!”
“别高兴的太早了,我的朋友,现在该是你出手的时候了!”
“我?”
“是的,打击对儿童以及未成年人在性方面的犯罪,应该是国际刑警组织管辖的范围吧!”
“这……”
“我已经和韩国的检察官打过交道了,我会送几个女孩去韩国,然后向韩国方面递交要求,严惩沛松的提案。韩国是我的主场,美国这边我没有办法控制时间进度。不过只要有成员国提出申诉,你们就可以配合发布通缉令了吧!”
“你的意思是……”
“对,用性犯罪的名义,对沛松在欧洲的资产展开调查,这样我们就可以控制瑞士的银行,逼迫对方交出欧洲大企业和沛松之间的资金往来了……”
……
计划是一环扣着一环的,在美国这边的宣传活动看似热闹,然而只是为了激起民愤,同时在网络上挑起关于这起事件的热度。
别以为关于某自己事件的热度是不可操控的。
要知道,当年英国的网络公关公司,甚至通过这种大数据的手段,最终改变了民意,促成了英国脱欧的方案。
而现在,张泰秀带来的那些女孩儿,则更加符合美国平权组织和妇女权益组织的口味。
在张泰秀资金的加持下,想让这些女孩儿的悲惨遭遇变得家喻户晓,着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