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狗卷荆还在练肖协。
他最喜欢的老师作的重要曲子, 狗卷荆用了120%的态度去对待它,但实际的效果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
他陷入了僵局,并且打着转儿出不来。就在这种情况下, 狗卷荆迎来第二天李斯特的钢琴课, 接受匈牙利人疯狂暴雨的打击。
李斯特某种程度上跟贝多芬一样强迫症, 只是他的强迫症不体现在谱子上,而体现在乐曲上。一如以前对人的高要求,现在的李斯特也没有改变。
上周的作业弹完了之后,李斯特皱起眉头不说话,他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 敲出咚咚的声音, 像是敲击在了人的心脏上,气氛严肃低压得难以开口。
“把肖协弹一次。”
狗卷荆弹了。
李斯特的眉头紧紧地拧在一起。“这就是你的答案了吗?”
这一句的反问, 是作为老师施压的前奏。
狗卷荆无法回答。
他给不出答案。
古典音乐都是有乐谱的, 就是因为有乐谱, 每个人的处理和答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钢琴的教学越发同质化、标准化的情况下,每个乐句的处理、如何理解作曲家的表达和平衡自己的表达就变成了非常重要的课题。
以前的狗卷荆可以轻松地给出自己的答案, 然而现在的他, 陷入了肖协的泥潭之中却出不来了。
见得越多,越出不来。
越是斟酌越是怯懦,越考虑越模糊。
《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是肖邦青年时期因为战乱离开波兰之后创作的曲子, 充满了他对故乡的留恋和不舍, 乡愁和哀愁犹如一杯苦咖啡,浓郁的香气给曲子蒙上了一层忧伤的浪漫。
怎么样在诗意中表达哀伤, 怎么让哀伤和爱交织, 肖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现在轮到狗卷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