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都是家里的劳动力,过两天要收点庄稼,我们都是八月份先上课,到时候再放农忙假。”,女教师解释道。
丁宇看着院子里一个长着大眼睛,梳着五号头的小姑娘,不禁想起了希望工程的那张大眼睛女孩照片。
“那个女孩好像比其他孩子都大。。。,她怎么还在小学?”
“她爸爸出去打工四年了,一个信儿都没有,跟着奶奶生活,她奶有健忘症,一直以为她上小学四年级,实际上都15了,该上初三了。”
这几个孩子的家长都外出打工了,逢年过节有三四个能回来的就不错了,出了正月就走,这在后来情况很普遍。
却给这些孩子留下了一个不好不坏的称谓:留守儿童。
“我就不明白,有什么比孩子更重要的呢?”,女老师也是镇上派下来的民办教师,水平一般,却胜在认真负责。
“生存。”,丁宇叹了一口气,没再说话。
悯人忧天不可取,这个事情不好解释,有精神层面的,有物质需求的,他不是救世主,大家都懂。。。
两个人像是在探讨人生一样,聊了起来,孩子们的课上的也差不多了,女教师就把他们放回家了。
“这些孩子都很懂事,等会要下雨,我早点把他们放回去,要不砍柴就得冒雨了。。。”,女教师叹了一口气。
三十户人家,有20个孩子,最近打工风潮起来了。
生完孩子的,把孩子扔给老人,年轻人就到外面赚钱去了。
没到上学年龄的还有十来个,都在村子里放养着。
一溜烟。。。,女老师刚说放学,这帮孩子就跑没影了,速度这个快啊。
唉,放养的孩子运动能力不错啊!
可惜营养差了点,大多都是偏瘦。
丁宇给了女教师一万块钱,记下了女教师的身份证号,让她到邻村或者镇里找帮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