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吴放甩袖而去。
郭佑宁站在桌前,目光沉沉地看着吴放离开,手还按着桌上那张请求罢黜晏清防御使一职的书信。
黄毛小儿,贪权慕利,不仁不孝,又屡犯军纪,盖沽名钓誉之辈。此等宵小之徒,吾等实难听其差遣!还请侯爷上呈圣上收回成命,莫叫德不配位之人误了军防,追悔莫及!
短短一纸书信,字字句句都是愤懑不服。
可以想见,若是就这样让晏清去任上,与漠城的将士起冲突是必然的。
若是寻常时候也就罢了,老将不服新官,老资格看不起少年人,本是常有的事,自交给晏清自己去头疼就行。
但在眼下李定山叛乱刚平定不久,诸事还未静时,这样一件寻常的事,也可能会被有心人利用,成为郭家“叛乱”的先兆。
你终还是打算做这有心人吗?
望着吴放桌案上堆积成山的文案卷宗,郭佑宁眸沉似水。
心怀不轨的特使,骄奢成性,傲慢无礼,罔顾礼法舍驿馆而强行入住侯府,仗着自己特使的身份,指名道姓要侯府千金作陪,整日吃喝玩儿乐,不务正业!
家中老者仙逝,以圣上圣旨为借口逃避为老者守灵之责,一心奔权夺利,却又只思玩乐享受,疏忽职责,百般拖延正事,叫一班大人苦不堪言!
“当真是不仁不孝、贪图享乐的无耻之辈!”
堂下一人拍案而起,对台上说书人所言之事愤懑不已,“先前以为她违抗圣令,宁可自己受罚也要先增援西疆战事,是有情有义之辈。现在看来,分明就是她觉得这事儿有利可图,装装样子!”
“如今秦老太太去了,她守灵也没什么好处,就眼巴巴地借着圣旨跑来羊城,名为上任,实则享乐来了!”
此人说到激愤之时,忍不住往地上呸了一口,“老子看她就是想学曹某人古名钓王八!”
“古什么名?钓什么王八?那叫沽名钓誉!”
他身后一人忍不住嘲道,“薛老三,你学不来文化人就别胡咧咧,让人笑话吴主簿家里的人没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