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依依曾经几次去树林中寻找来时的路,但确实一点痕迹也没有了。她很放心母亲在田庄的生活,索性她在这个大魏朝生活一段时间也不错。
作为历史系的高材生,方依依对大魏朝还是相当熟悉的。何况现在大魏朝正是用人之际,说不定也能带兵打仗、走入朝堂,看看当今天子的模样,再来一个大魏皇后当当,那也不虚此行了!想到这些,方依依就兴奋,她告诉砍柴大哥自己无依无靠,就认作义妹如何?这个大哥姓陈,是当地一户普通的山里人家,两口子心底淳朴善良,见到方依依这么古灵精怪,自然是喜不自胜!方依依直接改名叫陈依依了。
那时候的大魏王朝,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需要各类能工巧匠,只要能为朝廷出力,即使女儿身也可以进入仕途。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这里的春天似乎比正常的春天来得要早一些,小草早早的就冒出了绿芽,河里的鸭子也早早下水肆意划水……
大概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午,依依正在跟陈嫂子在河边浣洗衣物,陈大哥手里拿着一张告示急匆匆朝她们一路小跑过来,边跑边喊:“好消息,好消息!”引得一旁浣洗衣物的邻居们对陈大哥开玩笑:“莫非是捡到了金子不成?!”
等陈大哥走近,依依接过陈大哥手里的告示一看,原来是朝廷需要召集一百名养蚕能手,条件是吃住在养蚕场,一个月只有两天假期,月薪3两银子。如果表现优秀,可以逐步擢升,甚至可以进宫面圣!依依不知道怎么的,对这个进宫面圣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执念,养蚕可是她的拿手本事,更何况每个月还有3两银子。要知道,这3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她正好可以接济一下陈大哥家的生活,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宽裕一点!思考下来,这完全是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生生的砸到了她的头上!
依依对陈大哥说,她要即刻报名。陈嫂子还想劝她想想,毕竟一个女孩子在外面不安全,而且养蚕也很辛苦。为免陈大哥他们担心,依依就把自己曾经养蚕的经历大概说了说,他们也就同意了。报名非常简单,报名成功后,当时就给家人发放二两银子,以表示朝廷对家人的奖赏。理所当然,依依把这二两银子给了陈大哥。
第二天,依依卯时起床梳洗完毕,跟陈大哥、陈嫂子道别后,跟着养蚕队伍出发了!
一百多养蚕人,差不多有二十多名女子,朝廷对大家是格外开恩的,女子乘坐的马上有轿子,男子乘坐的马车没有。一辆马车乘坐8个人,有三辆带轿子的马车,那基本上是二十多名女子。依依想,这应该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吧,不然谁家愿意让自己家的女儿受这种苦!
大概走了半天的路程,大家到了养蚕场。
方依依远远一看,这个养蚕场的规模着实不小,粗略估计能有三亩地那么大,丝毫不逊于方家的养蚕场。在养蚕场的四周,远远近近的桑树嫩绿嫩绿的,黑压压一片!看着这些桑树,方依依想起了小时候父亲带着他们兄妹三个巡视桑田的情形,瞬间泪眼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