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该舰舰容算不上美观,操纵性也颇为不佳,但她毕竟帮助法国暂时占据了造舰技术的前沿。
“光荣”号虽然是世界上首艘铁甲舰,但“光荣”号并未长久“光荣”:且不说设计更加先进、采用全蒸汽动力的新舰已把“光荣”号远远抛在身后。
单是木质构件的迅速糟朽便已注定了该舰享年不永,最终,“光荣”号不得不早早地在拆船厂了此残生,此时距离该舰入役不过20年光景。
由于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败给了英国,法国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再也未敢问鼎海上大国。
但到了19世纪中叶,为恢复法兰西昔日的荣光,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又开始了大举拓展海外殖民地的汹汹征程。1848年,首艘采用蒸汽动力的战列舰“拿破仑”号建成下水。而数年后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不啻进一步证明,在应对岸防炮火方面,蒸汽战舰拥有风帆战舰无可比拟的机动性与战斗力。
舰载武备也在19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一场革命。有
鉴于法国海军已在对英战争中一败涂地,法国的国力又无法承受代价高昂的造舰竞赛,在此情况下,如何才能实现与宿敌英国平起平坐?
法国炮兵军官亨利·派克斯汉斯在182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给出了解决办法。
即使用海军舰炮发射陆军业已装备多年的空心铸铁爆破弹,此种炮弹可在穿透敌舰木质舰体后发生剧烈爆炸,同时诱发大火,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1798年8月的尼罗河口海战中,海军上将布律耶斯的旗舰“东方”号即是因弹药殉爆沉没的。
尽管已过去了半个世纪,法国人却一直对此耿耿于怀,眼下有赖法克斯汉斯的建议,法国的敌人也将尝到爆炸灼烧的滋味了。
英国海军在武备改进方面与法国人不谋而合,两国海军几乎是同时开始将爆破弹作为舰炮弹种类。
其中法国海军在1824年首度列装了发射25千克(55磅)爆破弹丸的火炮,英国海军则经过反复试验,在两年后开始将68磅炮(弹丸重31千克)安装上舰。
但出于远距离炮击的精度考虑,两国海军仍然保留了实心弹。
截至19世纪40年代,以三层甲板战列舰为例,实心弹的比重已下降到60%,爆破弹则上升到了40%。
当时的爆破弹还装有木质引线,可在舰炮开火时由发射药(黑火药)引燃,从而可在弹丸命中目标后起到简易延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