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李勇一旁主持礼仪,孩子们行三叩首大礼。青莲代妹妹们给秋菊敬了一碗茶。
不知什么时候,吴氏端来一托盘,上面摆放着董梅备好的拜师礼,一套衣服,一个红包,其实就是一个红色的木匣子,特意请周树根做的。
木匣子里装了十两银子。
董梅跟秋菊提过学费也就是束脩的事情,总是被她回绝。
不得不说,古代人在金钱方面看得很淡,跟她提钱的事情似乎把她看轻了似的。这也是董梅之所以举行拜师仪式的初衷之一,有了正式的师徒名分,秋菊也就不好推辞束脩了。
李勇接过托盘,一过手他大致能知道木匣子里的分量,看了眼董梅,行事大气,一般的男人也未必有这气魄。
他把托盘递给青莲,青莲双手奉上,“先生辛苦了。”孩子们异口同声道。
秋菊接过托盘,这衣服的布料正是她陪着一起买的,怪不得当初梅娘执意要她选,原来早备好了的。
看着边上的红色匣子,秋菊心里苦笑,看来不收银子她是不乐意的,也罢!
“青莲,青柳,青禾,从今往后,师父定当倾囊相授。”秋菊看了看孩子们,“不过,你们务必用心学习。”
“是。”孩子们认真答道。
“太好了,秋菊,你可是这十里八乡唯一的女先生了,真是了不得了!”曹氏也兴奋不已。
“姐姐,我太高兴了,今天咱家双喜临门啊!”耳边传来梅娘的激动的声音。
接着董梅又拿来一大礼包,递给李勇,这是特意为见证人准备的。能请来里长当见证人,在村里可算是最高规格了。
待董梅回到茅屋,橘黄色的晚霞映在天边了。李金娇母子早就等在院里,帮着把院里的菜浇浇水。
得知豆腐工坊开张,她也跟着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