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的夜晚流光异彩,紫气氤氲。
姜子牙的翠竹苑旁多了一处院落,正是清虚道德真君的新住处——清虚别院。
仙人起屋只在瞬间。
简洁古朴的院落内,种植着奇花异草。正中为清虚道德真君修行休息之所,左侧为会客之厅,右侧为洛青峰卧房。
“青峰,你知何为道?”清虚道德真君轻声问道。
“师傅,弟子不知。”洛青峰欣喜,知道师傅要传道了。
“道法自然。”道德真君指着院中一颗小草道:“小草从发芽、生长、枯萎,无一不遵循着天道。因为遵循了天道,它得生,得灭,这就是它的道。再看那树,那花,也是同理。”
“几位师兄去西方教后,我时常思索,西方教与我教有何区别?”
“在于根本。我教提倡自然,西方教提倡因果。自然,无为也,因果,有为也。”道德真君看向洛青峰。
“徒儿愚钝。”
“来,我们去前边。”道德真君走到院中问道:“你看那花,可是你我所种?”
“不是。”
“我们想要赏花,自去寻花,为何?我们没有种花,花自行生长,这是无为。如果我们想要赏花,而去种花,这是有为,也是因果。”
“我们所赏之花归于天地,为自然。西方教所赏之花是自己种得,为因果。”
“我们的道是天地之间早就存在的,非你我所有,在于寻。西方教的道是自行修得,因果归于自身。”
“我门在于明悟,西方教在于参禅。”
“像那人间,本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自然,相安无事。但凡人追求生存之道,而非天道,所以和乐短而苦忧长。”
“正如你师尊所言,西方教传到东方乃大势所趋。”
“但有爱山者,亦有爱水者,一切都是缘法。”道德真君笑道:“听为师说了许多,可否枯燥?”
“徒儿听得欢喜,不觉枯燥。”
“好,再陪为师走走。”道德真君继续说着,向昆仑山颠而去。
师徒二人走走停停,一路攀谈,转眼到了昆仑之巅。
“青峰,你看昆仑,上接天庭,下接凡尘,灵气充盈,气势磅礴,此乃自然所造修仙圣地。”
“徒儿听师傅教诲,心中有感悟,也有疑惑。”
“有感悟,是你有道心;有疑惑,你是肯思考。”清虚道德真君从怀中拿出一卷竹简,“此乃《道德真经》,回去默诵,明日师傅要考你。”
“徒儿遵命。”洛青峰接过竹简。
“回去吧。”清虚道德真君挥手道。
回到卧房,洛青峰将《道德真经》展开,仔细研读。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
听到洛青峰的诵读声,清虚道德真君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第二日,伊云晴早早来到清虚别院。她见清虚道德真君正为洛青峰讲解道德真经,不敢打扰,静静站在一旁等候。
“青峰,可记住了?”
“徒儿记住了。”
“好,今天先到这里,学道不在一朝一夕。”清虚道德真君言罢,高声道:“丫头,何事?”
“晴儿拜见师伯,昨日与青峰说好,相伴祭奠父母。”
“恩,懂得尽孝道,很好,你们去吧。”清虚道德真君微闭双目,轻甩拂尘道。
洛青峰躬身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