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有座关帝庙,西有星沙看戏楼。
城隍紧靠河边口,泗源沟通商巨埠,看长江水向东流。
老安帮的堂口就在这一片会馆、商铺当中,一栋看似不大的宅院,江南风格的宅院中又混有北方四合房的特点。
谢三多此时已在大门外,却听到里面传来咙咚呛的唱戏声,凝思片刻,还是拨响了门上的门环。须臾,便有一小厮模样的伙计出来见客,谢三多自报了家门,然后递上名贴说明来意。
小厮接过名贴说了一声稍等,便转回院内。一炷香时间过去,小厮复又出来说堂主有请,而后便恭敬的请他入院内。
谢三多一路跟着小厮来到正堂外,果然见堂上搭了氍毹在唱戏,而他顺着氍毹向上首望去,漕帮的大房二房俱在。此外,两人周围还不少人,应是帮中的揽头、荐头,以及老管。
钱庵称为二房,五大三粗一汉子,穿着深色细布短褐,袖子往上一卷,露出两只大镂臂,腰间用布带束腰,下身为裤,小腿还缠着行縢,脚蹬一双青色方头履。
想是认识谢三多,见他进来,立马起身迎了上去,然后张开双臂做出迎接状。谢三多只觉黑云压寨一般,他想也没想便往旁一闪,躲开他的拥抱。
汉子一瞧,嘿,小子敢躲?又紧追一步,伸手想抓他的衣襟,那架势犹如猛虎掏心。谢三多往后一仰,堪堪躲开那一抓,然后迅速调整姿态,左脚微抬蓄势待发,右手握拳就向面门击去……
氍毹上本来还唱着弋阳腔,此时也都停下,乐师倒是挺机灵,连忙敲锣打鼓配合两人的你来我往。
乐师掐点掐的正好,而观者也在起哄,就这样打闹了好一番,末了大房才威严的喊了一嗓子,
“嗯哼……够了啊!”
大房是翁庵,年纪比二房稍长,一身儒士装扮,头带飘飘巾,周身气质不像运河上讨生活的人,倒与黄师爷挺像。
谢三多与粗汉停止了打斗,而那汉子似乎还意犹未尽,拍拍他的肩膀又叽里咕噜说了一通,然后才逐一介绍在场的其他诸人。
彼此简短的寒暄之后,主人家并未急着问他来由,而是张罗着酒席。谢三多似乎也忘了来此的目的,只是笑着说客随主便,他知道,这一顿酒定是跑不掉。
————————————
【万事莫贵于义】
何为江湖精神?‘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