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除了精神高度紧张,大仓更多的还是满心的喜悦。
因为他跟英子约定好了,俩人会把彼此的第一次留到洞房花烛夜。
要在最传统的新房里,圆了俩人小时候最美好的梦想。
一想到今晚就要洞房花烛,大仓就兴奋得热血沸腾。
从小到大,他见过村里很多结婚的。
有外姓,也有本家。
除了接亲的交通工具与时俱进,有所变化之外,基本流程到现在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准备结婚之前先去最要紧的亲戚家里下通知。
婚礼前头三天,家里就支起厨房。
从头两天开始,就开始接待来看喜的亲朋好友。
到婚礼那天,就是整个流程的最高潮。
敲锣打鼓把新娘子给迎娶回来,在村里学校校长的主持下,新人拜天地。
然后送入喜房,进入所谓的“闹洞房”阶段。
等到夜色晚了,闹洞房的终于散去,那些帮忙的也已经酒足饭饱而去。
家里就剩下自己的家人,以及专程过来看着新人结婚的姑奶奶一类的老人,这些亲戚今晚不会走,还会住一晚再走。
而新人的新房里点着通红的蜡烛,贴着大红喜字的房门早已关得严严实实。
如果是砖瓦房,房门上带玻璃的那种,此时的房门玻璃会用红纸给糊得严严实实。
这时候那间“洞房”,对一些小孩子来说就有些神秘了。
因为今下午迎娶过来的新娘子,跟新郎双双对对进去了,并且从里边关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