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理论上说干建筑有升迁空间,但你看看各村的建筑队,几个大工,几个小工?
理论是一回事,真正能学好瓦工技术升上去的,就像蜂群里的蜂王一样,极少。
最关键的,两年前建东和二仓都才十四,虽然个子有了,但是太瘦,浑身没有二两肉,劲头不行,建筑队不要。
进砖厂还是二叔跑了好几趟村长家,送了些礼物,才勉强把他俩挤进去的。
进砖厂的头一年,虽然亏损,工资还算及时,老百姓以为做买卖都是先赔后赚,等到砖厂走上正轨就开始盈利了。
一年多走不上正轨,村里也贴不起了,就开始拖欠工资。
到现在已经大半年没发工资了。
但大家还是累死累活在砖厂干着,就盼着走上正轨,扭亏为盈。
老鼠不吃给猫攒着,到时候一下子发一大笔钱。
以前的时候梁进仓也是这么认为的,就鼓励老二和建东在砖厂靠住,毕竟找个活不容易。
直到他捡到老头的记忆,结合本村砖厂的实际情况分析,这才清楚砖厂亏损的原因。
毫无疑问,本村那个砖厂干到天荒地老,也不会盈利。
那么二仓和建东就没有在砖厂坚持下去的必要了,赶紧下来,另外找活。
现在梁进仓听到公社的干部准备建议亏损砖厂关停,他觉得中午回去就得跟二仓和建东谈这事。
趁着砖厂没关,辞工的话也许能要出一点工资来,要一点是一点。
要是砖厂停了,大半年的工资找谁要去!
贾家配给的自行车已经被没收了,梁进仓又恢复了步行,梁家河离公社驻地二十里路。
步行回村,家里人已经吃过午饭,就是锅里还有一个玉米饼子和俩地瓜,那是给老大留的。
老大让公社叫去,虽然他跟家里人保证说肯定没什么事,但家里人还是一直惴惴。
看他回来,家里人总算又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