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民营团体后悔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
相同的产业职能。
官方产业公布的数据中,不管是生产人员,还是技术人员,在对知识的掌握上,最起码是其所处岗位中需求知识的优秀等级。
而大部分核心技术人员,更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升了一个等级,虽然只是合格。
但这代表着,他们整体人员的素质都上升了一个档次!
民营团体高薪挖公职人员,一是想要在核心技术领域跟上步伐,二是想要向外扩大团体影响,做成一个牌子。
但...
人招来了,最起码能保证百年同水平技术前沿,居然在一年后,就被告知这技术落后了?再过个几年就要出下一代了?
仔细想想,人家群体素质都上升了,这进步的速度加快了也太正常了...
正常个dei啊!
就在民营团体考虑着是不是学着官方一样,将薪资体系也转化成福利加岗位薪资的体系时。
更大的‘噩耗’传来。
这次不是外界给他们的背刺了。
而是来自团体内部的背刺...
时间正好快到一年,在大比之前,公职考核再次展开,然后一大批在职人员获取了入职资格,虽然星球有些偏远,但这些人员却毅然决然的离职转投公职。
民营团体的领导者直接懵了。
在法定的一个月交接过程中,那是各种求爷爷告奶奶,就为了不让这些人流失。
为什么?
这些走的不看还好,一看过去就会发现,那全是团体中技术或者是专业能力最核心的那一批,原先可能比不上公职体系中的人员,但也差不了多少,更是在这一年时间中都有了十足长进,但现在居然都要走了?
这不就只剩下一个空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