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也是吵闹一片。
皇帝突然陷入昏迷,国境又有外敌入侵,国不可一日无君。
户部尚书提议年纪最大的大皇子监国。
大皇子李岚已经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野心勃勃之时,而且他处理政务时间最长。
能站在朝堂上的人都不是傻子。
皇上的确是对大皇子青睐有加,不仅平时委以重任加以磨练,还给他一个宣威军以谋算军权。
可台面上,武朝的太子依然是不得圣心的李熙。
这里面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太子被嫌弃多年,禁足、斥骂,可从来没有被真正废除过,原因自然是大家都知道的。
李熙是皇后嫡子,又有手握重兵的亲舅,无论怎样都是储君首选,无人可以撼动。
现在要众人选,当然还得是李熙。
年纪小,性格懦弱,根基浅薄,朝中无亲近的重臣,这本是李熙的弱点,此时却是强项。
因为李熙登基,哪怕有舅舅镇北侯,政事上还是需要依赖现在的各位朝臣。
相比大皇子,府里早有一班用熟的自己人手,一旦手握重权,朝堂必定大换血。
在有储君的情况下,还弄出这种夺嫡之事,是内乱之兆,立即有人反对。
兵部尚书徐哲远直接道:“太子本来就是圣上亲自培养的储君,现在已有储君,一事不劳二主,就不辛苦大皇子了。”
想让大皇子监国的声音很快就被群臣压下来。
现在狄虏骑兵占据庆安府,若是不回草原,往南再打过两县到绿江边,渡河就再无天堑可挡,可以直逼京城。
宣威军不堪一用,云州还靠镇北军,这种时候若是惹怒镇北侯赵燕骄,那就是灭国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