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想到,马谡不但轻松突破斜谷和陈仓道,还拿下北原、武功等地,控制了整个关中近三分之一的地区。
眼看,接下来就要去围攻长安了。
在得知详细战报的第一时间,诸葛亮欣慰之余,惊讶到表情都失控了。
幼常也太能打了吧!
偶尔,诸葛亮也会回想起当日派马谡驻守街亭的一幕。
当时,在究竟派谁去防守街亭要地时,军中曾爆发了一场激烈争论。马谡自告奋勇提议:由他亲自领兵,肩负阻援的任务。
这个提议立即遭到了大多数将领的反对,甚至就连诸葛亮,当时也是疑虑参半,持不赞成的态度。
就像先帝刘备临终时交代的那样,“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宜察之”,诸葛亮对马谡的智谋是放心的,但对他的统兵能力并不信任。
诸将坚持的理由是:驻守街亭这样重要的任务,就应该交给魏延或吴懿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将,而不是一个从来都不曾单独领过兵的参将。
甚至还有人抬出了刘备的那句评价,提醒他不可用人唯私。
诸葛亮至今都还记得,当初自己承受了多大压力,才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主将。
不曾想,这一任命,竟然直接改变了蜀汉的命运。
就目前的局势来推断,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蜀汉一定可以全据陇右,总领关中,成强秦之基,虎视天下。
这个将来,也许就在一年之内。
想着想着,诸葛亮不自觉地湿润了眼眶,紧接着剧烈咳嗽了起来。
如果马谡如此卖力匡扶汉室,只是为了证明先帝看走了眼,那么不得不说。
他做到了
倘若先帝刘备泉下有知,恐怕是会羞愧万分啊。
三日后。
关中,渭水北岸,北原城头。
马谡伫立在此,脸拉得老长,老长。
斥候传来消息,一个时辰前,司马师引兵一万入住萧关。
当然,令马谡不快的并不是没拿下萧关,萧关本来就是他故意让给司马师的。
“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清楚,司马懿现在不能死,也不会死。
即使他拿下了萧关,大概率也困不住拥有四个特殊天赋的司马懿。
所以,马谡将兵马停在北原,没有继续向外扩张。
令他不爽的,是诸葛亮把从子午谷中退出来的王平给派来了,再次任命为他的副将。王平此刻正在路上,预计三五日内就会由斜谷抵达五丈原,赶来与他汇合。
坦白说,马谡很不喜欢王平这个人。这个人虽然老成持重,用兵谨慎。但是王平不识字啊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将军,马谡最讨厌的就是不识字的将军。
偏将不识字也就算了,副将乃至主将不识字,很耽误事的。
另外,王平性格狭隘,固执,猜疑之心还特别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