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圣学的传播太难了,古时用刀刻,一张竹简没刻完手就磨烂了。”
“直到蒙恬制出毛笔,这一情况才算有所改观。”
“可文字的载体依然是个难题,竹简笨重,携带难度大,娟帛成本又太高,而且不易储存,为此,多少先贤绞尽脑汁,终于制出了能够书写的纸。”
“虽然找对了路,可纸太过脆弱,尽管蔡侯费尽心思改良一番,还是不能满足圣学的需要。”
“皇天不负苦心人,马德衡发明出了新的宣纸,便于书写与携带,这可是泽被后世的大功业啊。”
最近几天陈纪好好研究了一下曹昂,发现此人,怎么说呢?
大汉百姓尊老爱幼,知礼守礼的优良品德在他身上一个也看不到,瞧瞧,马钧夏侯霸那群人被他都带成什么样了。
不过此人蛊惑人心的本领是真的高,战前演讲说的黑袍军热血沸腾,南阳湖畔摆事实讲道理,愣是说的张辽投降,公开处斩陶商正圆,更是一举俘获徐州民心。
这种本事连曹操都没有,不过善泳者溺于水,善骑者坠于马,曹昂善于蛊惑人心,是不是也容易被人蛊惑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陈纪才追古朔今,将宣纸上升到了圣学传播的高度。
“宣纸一出,竹简与娟帛皆成历史,大公子也定能与蔡侯一样流芳百世……”曹昂双手抱在胸前,静静的看着陈老头在那高谈阔论,心中却连连冷笑“给我带高帽子,真以为老子还是没毕业的大学生,好忽悠啊!”
陈纪都口干舌燥了依然苦口婆心的说道“治国之道首重教化,教化的要义就是圣学传播,以前是碍于条件,如今宣纸出世,圣人之学当广传天下。”
“宣纸乃是圣学传播之利器,岂可与铜臭之物连在一起,大公子用宣纸牟利,实在有失圣人教化。”
说了半天,就是想白拿呗。
曹昂冷笑道“那大鸿胪觉得该如何?”
陈纪想也不想便脱口而出,说道“当然是免费发给一心向学之人,如此一来,天下士子必会感念朝廷恩德,谨记大公子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