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韦宝应该与吴孔嘉更加亲近一些才是的,可惜吴孔嘉并不清楚韦宝的成分。
但是几名东林系进士对韦宝很亲近,觉得韦宝这个中立派,没有什么成分的人,很快就能与他们站在一起。
明代是翰林院的黄金时代,别看翰林院仅是五品衙门,可是翰林院却是高大上的所在。
因为翰林院负责制诰、史册、文翰等事务,负责考义制度、修正文书工作,尤其是翰林院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左右朝政,也可干预官吏的废黜和高升,所以特受尊崇。
就拿上朝来说,翰林院的最高领导翰林学士只是五品官,可是在上朝的时候,却可以站在四品官的前面。
还有,别的部,四品官才有资格上朝,像翰林院和都察院这类特殊衙门,正六品官员就有资格上朝了。
在大明朝,翰林院有着储相摇篮的说法,因为翰林院算的上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吴襄将吴三辅安排进入詹事府就是为了有机会见到皇帝。
而翰林院见皇帝的机会则更多。
只是吴三辅不是一甲和二甲前几名的进士,吴襄知道,花再多银子也没有办法让吴三辅上翰林院来,那样的话,就太夸张了,满朝上下都不会答应的。
几个人寒暄一阵,然后是被翰林院的官员带着知道自己要做啥事情,在哪儿办公,以及正式办公之前,举行一些简单的仪式等等。
一上午就是这些事情。
韦宝这才知道翰林院原来有一百多号人,前面几届的一甲和二甲前几面的进士,几乎都还在这里呢。
这要熬多少年资历才能调离啊?
说是编修,其实也没啥好编的,就是想干嘛干嘛。
终于过上了在现代一直向往的生活了啊。
韦总裁终于有了一张很大的书案,面前放着一本装模作样的书,稳稳的坐着想心事。
这种生活,是他多少年梦寐以求的啊?
鸟事不用做,月月等着领工资,工资在整个大明官场中绝对属于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