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的十万铁骑之下,这座被称为“上帝折鞭处”的孤城,整整坚守了三年之久!
然而,就在崖山海战的前夕,这座孤城的守将王立,却向蒙军投降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崇祯十七年,在朱由检自刎煤山之后,山海关的守将吴三桂,也向清兵投降了!
巧合的是,这两人的投降,都是在朝廷已亡的情况下!
更巧合的是,传言中这两人的投降,都是因为女人!
据说,让吴三桂开关降清的女人,正是“秦淮八绝”之一的陈圆圆!
传言中王立的投降,是因为他的“义妹”王行莲——这人本姓“李”,是蒙军阵亡千户熊耳的夫人!
她的哥哥,是北方的“蒙化汉人”李德辉——蒙军西川行枢密院副使兼王相!
因此,很多人都说,这位熊耳夫人故意混进钓鱼城,以自己的美貌策反了王立!
真相如何,已经很难考证!
事实是,在忽必烈承诺“不杀一人”的条件下,王立确实向李德辉投降了!
正是王立的投降,忽必烈违背了蒙哥汗“此城若克,当尽屠之”的遗诏!
城中的十万军民,免遭屠戮!
这两人的投降,都遭到了后世的唾骂!
对于吴三桂的投降,后世并无太多的争议。
王立只是觉得: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有个性!
然而,钓鱼城守将王立的投降,后世褒贬不一,争论了几百年!
无数的专家学者,把熊耳夫人称为“妖妇”,称为“祸水”!
而王立,也成了民族的败类,叛臣!
郭沫若,更是把两人称为“秦桧夫妇”,予以痛斥!
对此,王立始终愤愤不平!
为将者,无不讲求忠君爱国!
然而,王立投降的当时,“大宋”灭亡已近三年!
南方建立的小朝廷,苦寻三年杳无音信!
他的“君”在哪里?
他的“国”又在哪里?
无君可忠,无国可报,困守孤城,又能如何?
大势已去!
就算战至最后的一兵一卒,又能如何?
除了给后世留下“忠贞”和“气节”,又能如何?
以城中的十万条性命为代价,成全个人的“忠贞”和“气节”,值得吗?
是否值得,后世的任何人,没有发言权!
只有当时免遭屠戮的百姓,才有发言权!
到了清代,钓鱼城修建了“忠义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