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县衙门的大小官位,买价是二百至一千两银子;
在举人监生、科道馆选等等方面,全都各有定价,全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官帽;
奏书中,韩一良还以自己在两个月内,推掉了五百两“交际费”的事实,证明大明的官场腐败,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这封奏书,言之凿凿,完全颠覆了朱由检的认知!
于是,韩一良被火速提拔为右佥都御史,正四品!
这个韩一良,本来是不怕死的,是个合格的言官!
但是,就连朱由检也没想到,这家伙升了官之后,马上就怕死了!
当朱由检问“谁是腐败分子”时,韩一良却找了个借口:
“皇上,微臣的奏疏上写了“风闻”一词!到底谁参与了买官卖官,微臣真不知道啊!”
这样的回答,雷得朱由检外焦里嫩!
细看,奏书上确实有“风闻”一词!
至此,朱由检只能感慨,自己真是有眼无珠!
除了一声叹息,还能咋样?
但是,朱由检仍不放弃,追问道:“你奏书中推掉的五百两银子,是谁给你的?”
在朱由检看来,若能揪出此人,顺腾摸瓜,定能揪出一大群贪腐官员。
没想到,韩一良仍旧遮遮掩掩,闪烁其词!
朱由检继续追问,这家伙已是答非所问,汗流浃背了!
至此,朱由检终于明白了:韩一鸣不敢说,正好说明,大明的官卖官现象,确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