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国势也,天下分治久矣,诸侯多不以天下为念,唯以私治为念,若行郡县,国家当以民生为念,立足万世。”
“为此三势,朕今决断议政之争,自今废除封建,分天下为六十四郡,以各国原国号为郡名,加以拆分重组,律法一体,官制一体,治权集于朝廷,决于皇帝,上下统一政令,举国如臂使指,如此治权不出多门,私欲不至成灾,天下大定!”
在场无论是诸侯还是大臣,无不暗暗心惊。
谁都没想到,皇帝陛下竟然在今日这等大典之时,忽然定下了郡县。
只是相较于之前,郡县稍有改变而已,每一群的城池土地扩大了很多,并且按照原本的诸侯国的形式,划分郡县。
也有人若有所悟,今日的诸侯各国献地大典,也是大苍王朝正式确立的一个典礼,皇帝有意淡化其中的仪式感,也没有请大礼王朝的末代天子姬郝禅让,这摆明了是要与大礼王朝撇清关系,也让全国各地一些仍然追念旧国的人好受一些,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刺激。
重新确立和肯定了郡县制度,一方面是与过去的大礼王朝完全划清界限,一方面也是转移舆论方向。
大典过后,皇帝诏书已经颁行天下,新苍城的四门也都依着传统张挂了。
新苍城万人空巷,都挤到城门看皇帝诏书。
当然,诏书上的内容,不仅仅只是一个郡县制度那么简单,还包括了一些细节之处。
这是为了舆论转移得更为彻底一些。
毕竟,皇帝做了二十几年,杨沐对于这些排场已经没有那么讲究了,反正后世的史书记载都是寥寥几笔带过,何必执着于这点名声?
当下,让大苍王朝的民心凝聚,增强国家百姓的身份认同感,才是第一要务。
所以,在诏书上,地方郡县的施政系统,也有一些介绍。
大体就是:
郡官主要是郡守,一郡主官,总掌政事。
郡丞,辅助郡守掌事,郡守之副。
郡尉,一郡武官,掌守军并治安事。
监御史,朝廷的监察部派进各郡的监察郡政之官员,类似于刺史。
之后再是效仿朝廷的十二部,设立了十二房,这其中为了鼓励创新和培养科技人才,就连科技部这种机构也设立了一个科技房,顺便负责宣导一些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