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实力,徒然大弱。
不得不求救于阮国和魏国,要求看在联军的份上,分别承担军粮。
对此,阮魏两国只是稍稍了解了一下情况,便也无可奈何的同意了,顿时三国联军的军粮供给,变成了两国承担。
九月初,杨沐与丞相孔尚贤和曾十三通盘浏览了所有的针对晋国的文书,君臣三人一致评判,攻占晋国的火候已经到了。
只要处置得当,攻打晋国完全可以像当初的伐晋之战一样,一路直击晋国腹地。
到时候,晋国的前线军队,就不得不回防。
前线胶着的战局,立即就会被打破。
到时候,晋国被牵着鼻子走,拆东墙补西墙,便是有百万大军,也得被活活拖累耗死。
君臣谋定,便计划让各方加急行军,另外在国中征召五十万府兵,准备做最后的攻晋之战,一举拿下此国。
以苍国目前的国力,要想不损伤根基,这五十万府兵,已经是极限了。
然则,便在杨沐的诏书拟定好的时候,前线突然传来了紧急军报,阮国新征六十万大军,冲击驻守楚地北部的青龙军,欲图从苍国南部,一举切入到苍国!
得到这个消息后,杨沐赶紧召集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说实话,阮国的这一招让杨沐十分头疼。
而且他知道,如果不是因为货币战的干扰,或许在两个月前,阮国就会如此行动了。
阮国组织六十万大军进击苍国西南境,这是一个极为冒险的举措。
战线太长,中间的粮草补给必然是一个大问题,一个不好,或许就是一场崩。
但是如果成功了,也能给苍国带来巨大的麻烦,影响整个战局。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招与苍国正准备施行的攻伐晋国战略,是十分相像的,也可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是魏国的六十万新军,杨沐可能不会这么重视。
因为,这涉及到阮国的一项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