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拥着宁乐山跟武江山一起上了戏台,古老的戏台据说是明清时期建造的,现在依然很坚固。
只是照壁上的壁画,跟两侧的台柱,还有戏台上的顶子,经历了百年风霜,已经很陈旧了。
武江山以前念书的时候,跟同学爬上来玩过,尽管后面的楼梯入口一直是锁住的。
前面的戏台距离地面足有近三米高,那也挡不住野小子往上爬。
“宁镇长,这座戏台可有年头了啊,你看上面的这些字和画,都快看不清了,有点可惜。”
狐山的古建筑很多,无论是山上,还是山下,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这个时候老百姓也都还没有什么保护文物的观念。
听到武江山这么说,宁乐山看了看四周点点头:“是啊,可惜了,这些都是咱们狐山的历史记忆啊,回头应该找人好好修缮一下。”
武江山微笑着,再没多话去指点宁乐山怎么做。
等到前面都准备好了,有政府的工作人员过来提醒,说人都来的差不多了。
宁乐山看了看表,起身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让武江山稍坐,一会儿叫他的时候,他就去前台。
“江山,别紧张,这是好事,狐山的百姓都应该感谢你。”
武江山点点头,看着一旁的人在清点他带来的钱,然后一摞摞的放进一个大托盘里,用红布盖上了。
宁乐山在前台的讲话,通过话筒传到了其他挂在戏台两侧的大喇叭,把声音传的很远。
武江山在照壁后面,一侧出口处,悄悄探头,看到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初步估计至少有上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