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之前所说过的那样,对于辽国上层的情报,大宋的了解是极其有限的。
而赵德昭自己也不是什么历史专业爱好者,自然也是不清楚现在的辽国是个啥样子。
当初在开封府的时候,赵德昭曾经翻阅过赵匡胤收集到的关于辽国的情报。
上面多是些不尽不实的内容,并且都把辽国的武力描绘的非常强大可怕,属于随随便便就能拉起几十万大军的那种。
正因如此,赵匡胤才会一直对辽国保持着友善的态度,尽可能的减少双方之间的冲突。
当然,这并不是说赵匡胤就不想收复北面的失地了。
赵匡胤只是在暂时的忍耐而已,他要等到平定了南方,有了更加充足的钱粮军力,以及稳定的大后方之后,才会和辽国翻脸。
正因如此,赵德昭也才会在之前对韩德让无从下手。
怕的就是因为自己的随意举动,干扰了赵匡胤的大战略方针。
可是听完萧燕燕关于自己为什么要和韩德让跑到大龙宫寺的解释之后,赵德昭却从中看到了另外的一些东西。
虽然萧燕燕只是说了关于她自己的事情,但作为契丹后族,尤其还是曾经的预备皇后人选,她的一些情况其实就是现在契丹上层的写照。
就像那句话说的:天家无小事。
从萧燕燕的描述中,赵德昭看到了如今的辽国上层的分裂状态。
当今皇帝耶律璟和世宗那一脉的关系明显非常紧张的样子,而双方的力量悬殊似乎并不大,所以一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稳定。
再有就是辽国的内部因为耶律璟的残暴,已经开始滋生出了不满情绪。
作为后族的萧氏都在逃避和耶律璟的婚姻,那些附庸部族只怕日子就过的更差了。
用一个词来形容如今的辽国皇帝耶律璟的话,大概就是离心离德了。
赵德昭敏锐的察觉到,这种情况是可以拿来大作文章的。
而且辽国内部不团结的话,他原本关于挑起宋辽战火的担忧也可以放下不少。
这样赵德昭的行动自由度就提升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