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此时此刻,在他们看来即将被赵匡胤流放的赵德昭却正和赵光义、赵普等人在御书房里和赵匡胤商议着事情。
若是让他们看到御书房现在的样子, 那些人就能知道,他们以为的赵德昭为赵匡胤所恶的事情,纯粹是他们的自以为是罢了。
毕竟能够站在御书房,和目前大宋权力最高的三个人在一起, 哪怕只是旁听,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只不过听着他们讨论的话题,赵德昭的脸色不是很好。
赵匡胤和赵光义、赵普正在商议的,是关于投降的蜀国国主孟昶的事情。
按道理说, 对孟昶的处置早就已经定下了, 没有什么继续讨论下去的必要。
可是王全斌送来的那封紧急军情,让赵匡胤的目光再次投到了孟昶的身上。
若是蜀地平稳的接手了下来的话,留孟昶一世富贵对赵匡胤而言并不算什么。
毕竟柴宗训和符太后他不是也照样养在洛阳城里吗?
但问题是, 现在蜀地的叛乱情况实在是太严重了。
从王全斌传回来的军情来看,蜀地的叛军至今流毒了十余州的地方, 处处点起烽火。
就如同赵德昭担心的那样,征蜀大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面对十余万四处流窜的叛军,宋军自身实在是太捉襟见肘了些。
而王全斌没有提及的一些情报,赵匡胤也是通过武德司知晓了。有许多作恶过甚的将军,因为担心会受到赵匡胤的惩处, 也都响应起了叛军, 跟着作乱起来。
这让本就人手不足的宋军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王全斌才不得不向朝廷发来了求援信。
这一堆的情报摆在了四人的面前, 赵匡胤沉吟了许久之后问道:
“你们怎么看?”
赵普看了赵光义一眼, 示意他先说。
赵光义感觉有点不太对,平日里不都是赵普先说的吗?怎么今天突然就让着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