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静姝点点头“比家里请过的武师傅都好。”
“那当然了。”闻曜难掩自豪。
闻岱拍拍他脑袋,护着几个孩子骑上矮些的小马驹,将照夜白牵过来。
“国夫人也上马吧。”
舒宜应了一声,扶着他的手臂,稳稳上马。闻岱站在原地,半仰着头,见她稳了身子,才放下手。
熟悉了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在平坦的草场上跑开来,闻岱最后一个上马,和舒宜保持了半尺距离,缀在最后。
虽是在自家休闲放松,他在马上的姿态也很松弛,但背脊仍然是端正的,仿佛蕴藏了无穷的力量,舒宜毫不怀疑,如果有任何突发状况,闻岱一定能以最快速度恢复成一张紧绷的弓弦。
舒宜脑子里正在漫无边际地放飞,闻岱忽然望过来“火药非是一日之功,国夫人勿要焦躁。”
舒宜也明白,但心里还是压不下那股燥意,抿了下唇角,点点头。
火药要真正应用到战场上,并没有那么简单,还需要不断革新和配套器具,不然如果在己方仓库中爆燃,或者是在战场上出现什么意外,那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和火炮都需要铁制枪筒或炮筒,舒宜对这方面素无研究,只能粗略提出一个想法,然而此时弄出的炮筒或枪管常会炸膛,竹筒也会在几次爆炸后裂开。
她边对闻岱说着,边梳理自己的思路。闻岱静静听着,间或看着前面孩子们跑歪了方向,出声提醒。前面虽也有亲兵们照看,闻岱还是不时查看,还不忘在舒宜话语停顿时应声,在奔驰的马背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居然还游刃有余。
竹筒……竹筒……
舒宜眼神又一闪,虽然暂时弄不出火炮,但是她似乎又可以弄出点别的东西了。
闻岱察觉了,笑道“果然是在广袤草场上有思路了?”
火药发明之初,不就是将其塞在竹节之中,两端堵死,听取其爆燃声,才叫“爆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