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福隆长公主趁势追击,不光对赵氏痛打落水狗,还顺带着收割了其余几个世家被弹劾而空出来的官位,和越国公府分着推自己人上去。
她虽整日忙碌,但看见世家吃瘪心情就好,忙得心甘情愿、神采奕奕。
舒宜拜服。
但舒宜毕竟麾下人少,才三个今岁刚入仕途的新人,她没什么好忙的,转去继续监督兵器坊推陈出新。黄道士的火药也在不断实验和优化中,如果可以,舒宜还想把火炮和枪支也苏出来,这样打突厥就真是降维打击了。
忙忙碌碌中,朔方的事定下来,闻岱领兵回京了。
皇帝终于给闻岱封了个爵位,以朔方斩首军功,封宣平伯。闻岱年纪虽比那些资历丰厚的老将小了将近一半,其实前几年对阵突厥的军功早就能封侯了。但皇帝总是犹疑着举棋不定,直到终于确认闻岱是自己人,又是个纯臣,才爽快的借这次军功给他封了伯。
闻岱倒不在意爵位高低,他回前院洗去满身风尘,出来见眼巴巴的闻曜。
“阿耶!”闻曜扶着桌子,踮起脚,仰头看闻岱。
闻岱长臂一伸,将闻曜放在椅子上“坐好,阿耶没受伤。破奴在家也有乖乖听阿娘的话?”
“有。”闻曜并了双膝,在椅子上端正坐着,脚触不到地,但没有乱晃,很规矩。
舒宜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笑道“破奴一直跟着我,他可懂事了,又聪明,别人家夫人长辈们都艳羡。”
闻曜真是少有的听话孩子,闻岱虽不在,他也依着闻岱定下的时间表读书练武,一点不贪玩。他识的字渐渐多起来,也长高了一些。
舒宜和他相处这些时日,发觉闻曜是真心孺慕父亲,也许是家中其他亲人不多,又从小跟着父亲在军中长大,闻曜对闻岱又粘又敬仰,几乎言听计从。而闻岱年近三十只此一子,重视自不必说,不过他唯恐惯坏了儿子,事事都试图以身作则教他成个端正君子。
舒宜倒觉得,闻曜又小又懂事,惹人疼爱,完全不必担心被宠坏。
闻曜眼巴巴看着闻岱,后者嘴角牵起一丝不明显的笑意,略问了问在家时的生活起居,又连着考较闻曜背了好几篇书,才道“好,回去罢。明日清晨照旧到前院来打拳。”
舒宜要跟着闻曜一起出门,却被闻岱开口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