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崇道二十一年九月十七,宜嫁娶。
越国公府和闻将军府上俱是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热闹的景象。
花轿从越国公府出发,绕了半个长安,其后跟着的一箱箱嫁妆上都扎着红绸,连绵不绝。
这样大的场面,满长安没有谁不知道的,闲人们顺理成章,又开始讨论起这桩在三个月内过完三书六礼的盛大婚事。
原本越国公夫妇打算先定亲,成婚先不急,往后若有什么变动,也有回旋的余地。
但定亲的动静闹得太大,越国公嫁女,闻都尉娶妇,嫁的还是能制新书,会纺织妙法的正一品楚国夫人,娶的是在新一代将领中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的闻将军,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
七月廿二,万寿节宴会上,皇帝都亲自过问这对新人,并表示要不要他凑个热闹,保个大媒,让这门亲事更荣耀些。
皇帝倒是没想那么多,在他眼里,舒宜和闻岱都是极懂他心意的好臣子,自然要嘉奖一番。然而,既然皇帝亲自过问了,婚事不仅要办,还要大大地办,快快地办。
按照舒宜的意思,反正是假成亲,抓紧拖完进度条就算过了,然而她的建议被越国公夫妇和闻岱非常一致地打回来了。
越国公夫人强行把她按在府里“别的事情你自己有主张也就算了,我不管。哪有女婿对你敬重,你还不高兴的?郎君愿意花心思,是好事,你可不要傻乎乎地推拒,我家女儿这么好,值得!”
看着越国公夫人容光焕发的脸,舒宜偃旗息鼓。
出嫁前,新郎新娘不能再见面,但舒宜觉得自己生活里处处都有闻岱的影子。上到越国公夫妇,下到身边的丫鬟小厮,个个都要见缝插针夸几句新姑爷。
光是大雁,闻岱就送来了三对,都是膘肥体壮,毛色鲜亮的活雁。来送雁的亲兵非常骄傲“都是将军在郊外自己打的哩!这时节,可没地方卖这样好的活雁了。”
越国公和越国公夫人都非常满意,连连点头,舒宜坐在一旁百无聊赖,只是在想,到底是怎么能打下这样健壮的雁,还连羽毛都不碰掉几根的?
亲兵走了,舒宜还要被父母抓着仔细欣赏栓了彩绸的大雁,也许是她的表现还不够惊喜,越国公夫人又让她去看新送来的婚书。
舒宜被越国公夫人拉着进了房门,婚书就放在正对着门的香案上。
大红洒金花笺,上印花开富贵,下镂并蒂芙蓉,富贵而大气,是端端正正放在垫了交颈鸳鸯戏水锦缎的楠木托盘上,被人捧过来的。
其上字迹端正,刚劲有力,大约是闻岱亲手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