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宜听着寒喧声,笑着走远了。
刚到家,越国公夫人就一指头戳向舒宜额头“你就缺这匹马?缠着找圣人要,好厚的脸皮。”
“那确实是好马嘛,要不圣人只舍得赏下来两匹。”舒宜道。
“你啊。”越国公夫人拿她没办法,笑着摇头。
“好了阿娘,我去看看的事情,先回房了。”舒宜吐吐舌头。
“你又要折腾什么,个闲不住的小折腾精……”
唠叨声被甩在身后,舒宜回院,把两个丫鬟叫来。
“今日淑妃的笑话,怕是已在长安传了不短时间了吧。”舒宜肯定地问。
“大娘……”琵琶和铃铛都停下手上动作。
“我猜猜,是阿娘不许你们说的,怕我伤心?”
琵琶大着胆子,轻言细语道“都是些流言,不几日也就过去了,大娘且放宽心。”
“总不能放任这些流言毁我们府上名声,我有办法。书坊的帐我已看过了,掌柜做得不错,”舒宜一边卸下发簪上的珠钗,一边对琵琶说,“你去让他找几个会说书的先儿,下次来见我,我有事要和他当面谈。”
琵琶沉静应是,铃铛却憋不住,一边为舒宜理顺乌发,一边问“大娘是要做什么?”
舒宜想了想“我要是编个话本子,叫人走街串巷地去说,先让故事流行起来,再配合着在书坊里卖印好的故事,要想提前知道故事,就只能买书,你觉得怎么样?”
“大娘怎么想到的?”铃铛眼睛瞪得圆圆的。
琵琶也说“要是故事好,能在长安流行起来,就不愁卖不出去。”
舒宜掌不住一笑,捏了下铃铛的脸“那就要看我编故事的本事了,给我拿笔墨来。”
舒宜在纸上飞快涂写着故事大纲,心想着这次的话本必须得快。
赚钱是其次,重点是要把淑妃那版本的故事打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