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也为了保持住双方之间的良好印象,能不见还是不见的好。
躲在拐角处的几人见那汉子开门把东西提回去,也听见院子里的妇人询问是谁,以及发现是半袋子大米的欢呼雀跃,最后也瞧见汉子跑出来左右寻找大米是属于谁的。
寻找半晌后,妇人一把把汉子拉了回来,斥责的声音虽低,却不过一墙之隔,朱大福他们还是听清楚了。
“还找什么啊?既然是放到这里的,那自是给我们的,我们拿着就行了,这么多的米够我们吃半年了。”
“娘,娘,我不想喝粥了,明天我们吃大米饭好不好?”
“吃吃吃,明天娘就给你蒸一大锅。”
“吃什么,就记得吃,平日只吃粥了,突然吃干米饭了,不得让别人以为是抢来的?”
“我又不在白天吃,晚上吃谁能知道?”
“算了,想怎么吃就则呢么吃吧,反正是白来的,说不准是有人放在这里忘记了,等过几天迷人来讨要,熬稀些给邻里邻居的恶斗送一碗去。”
汉子一家的种种表现,朱大福不想评价什么。
在一家人都吃不饱的情况下,门口突然多了一袋子大米,那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袋大米据为己有,而不是单纯的想着把这米物归原主的。
再者,这汉子还能想着曾帮助过他的邻里邻居,从这点上来看,其人品倒算可以了。
反正不管如何,朱大福也只需把这些米给出去就行。
见那汉子把米收着了之后,朱大福也便离开了。
去了宝钞提举司,朱大福脑海之中依旧对那汉子一家吃那碗带着泥土的粥的情景挥之不去,完全没心思处理宝钞提举司的事情。
而另一边的朱元璋在回了东暖阁之后,本是要见极为部堂大臣按部就班对当下的农耕,税收,以及用兵问题做一些探讨,却因所见汉子的情况难以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