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朱允炆以为朱元璋对他彻底放弃了,只想着以孝顺用功返回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形象。
对目前朝廷对倭国的布局根本就没深入分析过。
最关键的是,此乃朱大福一手所创,无论是朱允炆自身还是黄子澄都对之嗤之以鼻。
两人一方面对之不看好,另一方面也不屑于朱大福的手段。
没深入分析过,又怎能按照朱元璋的意思来。
看着两份没做任何批示的奏章,朱允炆也从刚刚的焦灼紧张慢慢沉下心来了。
都到了这个时辰了,按往常来讲这些奏章是都已经批阅完的,现在都还没做任何批示,说明朱大福的建议并不能让他皇爷爷满意。
再结合灯光亮到深夜,以及屋子里隐隐传来好似争论的声音。
朱允炆更坚信了。
哼,你给皇爷爷批阅了那么多奏章,都不能让皇爷爷达到满意的答案,那就别管他抢你风头了。
朱允炆心里自我建设,自我兴奋后,马上沉声幽幽开口,道“孙儿以为仁者为本,以仁为本,天佑之,我大明王者之师助他定疆域,此恩可世代交,但粮草用兵之饷自需他们负责,有了犒赏之军饷,我国库便可不必承担压力,趁热打铁,要在此倭国对我大明感激之时,倭特使达与之协商达成与我大明的称臣纳贡,如此我大军就可归营。”
这个回答显然书生气太重。
现在是倭国有求于大明,等他们休养生息翻过身来,还指望他们会乖乖称臣纳贡吗?
放任武士出来劫掠那都是轻的,挥兵打进你国门那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你任何的心慈手软,都可将断送了你。
“还有吗?”朱元璋手指敲击着桌边,不露声色的问了一句。
朱允炆看不出朱元璋的喜怒,只觉着他没生气,自己的回答至少应该过关了。
朱允炆仔细考量了片刻,才应道“回皇爷爷,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