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上上下下对类似的事情也算是有了经验,在行动的时候也就是多了那么有条不紊。
没用多久,太医院医术最精湛的几个太医便出现在了东暖阁。
他们作为朱元璋的保健医生,对朱元璋的身体情况还算是了解的,几人把脉之后相互谈了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没什么出入,最后由于太医院的院使说了他们几人给出的看法,道“陛下上次犯病就没能彻底恢复,这次再犯情况自是较之之前那次更凶险不少,高公公是陛下身边亲近可信之人,还需早做准备。”
这话这些太医上次就说过了,幸好躲过了。
再之后朱元璋就渐渐恢复了些,一些事情高良俊区区宦官是很难开口的。
高良俊眉头紧皱,嗓音也有些嘶哑了,颓然道“还望几位医官尽全力恢复陛下神志,即便要处理还得陛下清醒。”
哽咽了几次,高良俊终究是没说出身后之事那个词来。
这话实在难说,一方面是因他与朱元璋的相处几十年的主仆情义,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考量,朱元璋若驾崩,他最好的去处便是去守陵。
到了那里,基本上早晨看到晚上的日子,没奔头的日子最折磨人,用不了多久他也得撒手人寰了。
死亡突然来临那不过一瞬间的事情,但若是就这么静静等着死亡一点点儿向自己靠近,那才最难熬。
谷嚑<spa> “我等尽力吧。”几个太医院的太医拱拱手应了下来。
这些太医平日里接触的都是草药,朝政之事可从未涉猎过,现在这种情况他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尽全力救治朱元璋了。
情况险峻,高良俊实在不敢乱来。
没有朱元璋的命令,他就连朝中那些大臣都不敢知会。
他时长跟在朱元璋身边,虽对一些事情并不做参言,却也是非常清楚朱元璋心目中的继承人是吴王,而吴王的身份知道的寥寥无几,若是知会了朝中的那些大臣,他们即便是真心为大明敲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但也绝对是要把吴王排除在外的。
不合朱元璋之意的事情他又哪敢去做,他现在能做的也只能是等朱元璋醒了亲口下旨让吴王认祖归宗,并册立吴王。
朱大福与朱元璋闹脾气的当天晚上便请了几个小王爷去自己家里做客。
这些小王爷一个个虽说都是上房揭瓦的主,但在朱大福这里也帮了他不少忙的,尤其朱楩等几个年长的,虽已到了去封地的年纪,但仍旧还愿跟在朱大福身边,做他的小跟班。
要知道,他们这些人到了封地,虽不能直接管理地方军政,但作为天潢贵胄那都是能够横着走的主,地方的封疆大吏在他们面前都得点头哈腰。
酒桌之上,朱大福端着酒杯说了些煽情之言,这才道“今天找你们过来,除了与你们聚聚,其实是还有个事情找你们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