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大内义弘已做好今夕战死的准备了,朱大福的出现无异于是雪中送炭,让他死里逃生,感激涕零,溢于言表。
朱大福出言,大内义弘顾不上多想,泪流满面抓着朱大福的手,感谢之言鲠在喉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事实摆在眼前,这份感谢早已深入心中,是否说感谢并不重要。
“先走,先离开了此处,等撤回中军营帐再从长计议。”
朱大福既带人来救人,也不可能只带眼前的这些人。
虽打了足利义满一个措手不及,但足利义满身为幕府将军,那也是凭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想从他手中救人,那也是费了一番辛苦的。
前军撕开口子救人,中军设指挥所指挥行动,后面还有后军在压阵。
另外,左右两边还安排了侧翼负责防备足利义满的奇袭。
不管怎么说,足利义满的实力是在大内义弘之上的,当下一时落败而已,很快就能组织起有力的反击的。
所以,切不可马虎,随时随地都得打起精神来的。
没用多久,原路撤回至中军。
到了中军大帐,医者为满身是伤的大内义弘处置伤口之际,土岐诠真,京极秀满,山明时清,朱大福,包括负责翻译的东村拓也悉数坐于帐中。
这时,大内义弘又郑重道了谢。
大内义弘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足利满兼的信义,并未设第二套行动方案,以至于足利义持食言没按计划行动,他随之陷入被动无法脱身。
他好歹也是倭国第一大名主,手下怎会只有区区五千兵力。
只要缓过这个劲儿,他随时都可反杀。
大内义弘道谢,土岐诠真几个倒也没有居功自傲,如实出言道“我等之功只是其次,此番出来动用兵力也只耗费了些粮草,未损一兵一卒,从去信请我们出兵,到后来的排兵布阵,吴东家都费了大力,若要感谢,吴东家当为首功。”
至于出兵什么的,他们三个早就已经蠢蠢欲动了,朱大福去信只不过分析利弊,严明了出兵的最佳时机。
他们若与幕府一心,坚定不移,朱大福一个外族商贾,即便有三寸不烂之舌也不会说服他们出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