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福的情况,朱元璋能从锦衣卫口中听得一二。
至于接下来的打算,也只能是询问沐晟这种身边人了。
对于朱元璋自是无需隐瞒,沐晟直接道“接下来吴王就准备平倭了,陛下答应了吴王对张士诚余党的处理意见,吴王便准备把他们也联合起来,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海上的情况熟悉,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递交个投名状,有了这个投名状,大明不再怀疑他们,他们也就不必想入非非生出什么事情来了。”
这个事情上,朱大福在之前的奏章中就曾说明了,朱元璋也对此做了回复。
听了沐晟的回复,朱元璋要不少想问的,但好像又没从问起,最后只道“吴王所报之事咱会遣人详细调查,你立马回去,协助吴王解决平倭之事去吧。”
沐晟在朱大福身边,多多少少也能帮上朱大福的忙。
沐晟渴望在沙场建功,不用朱元璋开口,他都要主动请求朱元璋回朱大福身边了。
朱元璋主动吩咐,沐晟自很是兴奋,道“遵旨,陛下放下,臣定协助吴王把大明沿海的那些倭寇都赶出去,让他们永远不敢踏上我大明疆域半步。”
这也是朱大福此行的目标。
朱元璋波澜不惊没多言语,却是叮嘱道“务必给咱保护好吴王的安全。”
换个角度想,靖海大业可以失败,但吴王的安全必须要得到保证。
沐晟属虎贲卫,本是皇帝亲军,那是保证皇帝安全的,朱大福是王爷,但也并非皇家血脉,朱元璋这般三番五次叮嘱他保护朱大福,这就让人费解了。
这次,沐晟并没有马上答应。
顿了一下,鼓起了勇气,道“陛下,吴王是太子的血脉?”
沐晟出言,朱元璋两眼一瞪怒视着他。
沐晟也不敢直视朱元璋,低着头道“周骥与卢仁点破吴王身份的时候,说吴王乃是太子流落在外的血脉。”
沐晟的解释,让朱元璋身上的冷气压更甚。
他大孙与他大儿长的很像,加之他对他大孙不同寻常的爱护,若知晓他大儿曾夭折过一个儿子很容易就能联想到他大孙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