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朱元璋可是个急脾气,沐晟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来,朱元璋已经急了,声音冷硬,道“你到底有事没事,没事就出去。”
朱元璋的好脾气只对过马皇后,朱标,朱雄英,朱大福。
朱允炆倒是偶尔也能得朱元璋和颜悦色的说上几句。
至于其他人想得朱元璋和颜悦色相待,那可就和做梦差不多了。
差点被朱元璋赶出去,沐晟尴尬一笑,道“臣有事要说,臣担心陛下被气坏了身子,想仔细考虑一下再说的。”
这次,沐晟不再迟疑,当即从自个儿身上拿出了朱大福的奏章以及陈德留下的证据。
朱大福可不知朱元璋就是老吴,所写奏章完全是以臣子角度来的,完全没有转圜关切的。
沐晟不知朱大福身份,自不觉朱大福这般给朱元璋写奏章有什么不妥。
在奏章和证据递交后,他也只是为给朱元璋一个心理准备,在朱元璋打开的时候,便道“浙江的前布政使陈德留下一份证据,说是本地商贾王奇胜利用手中积攒的钱财培养士子读书考学,朝廷中已为了官的不少人都曾受过他的恩惠,当下平倭在即,吴王难有处置时间,所有想请朝廷出面核查此事。”
在沐晟汇报的时候,朱元璋已在翻阅陈德递交上来的证据了。
也就是这些证据都是朱大福查出来,朱元璋以欣慰朱大福的能力宽慰自己当下的怒气。
不然的话,发一顿脾气那肯定是必然的。
“陈德的孤女臣安排在臣的府中了,陛下若有需要问的可去臣府中宣召。”
翠儿该交的证据都交了,其实基本上没什么需要他作证的地方了。
不过有她这个人证在,陈德的这个证据好像更多了几可信度。
良久,朱元璋才终放下了自己手里的证据。
或许是因之前王奇胜那些商贾主动交上来暗账的打底,这次朱元璋看到远比之前气人的证据竟是没有之前那般生气了。
脸色虽然很黑,但却并没有马上动怒,而是问道“吴王接下来有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