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用不了几年就会发生,武器装备的越优良,战斗也就会越激烈,兵丁百姓死伤也就会越惨烈。
最关键的是,朱大福也想给自己留个底牌。
“做什么去?咱不能知道?”朱元璋看出了朱大福鬼鬼祟祟中带着几分为难的心思,当即问道。
朱大福心中藏着秘密,朱元璋还是有些伤心的。
只有在无条件信任你的情况下的,才不会对你保留所有的秘密。
当然,他保留秘密,也是为了朱大福好的。
想了想,朱大福终是道“我去学堂一趟,有学生鼓捣出了好东西,若没事的话,与我一块去吧。”
朱大福开口,朱元璋当即由阴转晴,满口应答。
就在要离开的时候,朱大福还是叮嘱了一句,道“这个事情你知我知,就不要禀告皇帝老爷子了。”
朱大福开口,朱元璋愣了一下,终还是想明白了。
不愿告诉皇帝老爷子,那也就是意味着不把这个事情禀告朝廷了。
朱元璋把对朱标的宽容悉数转嫁到了朱大福身上,也没想朱大福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随之便应了下来,道“行,咱嘴严那是出了名的,从你嘴里泄露,都不会从咱嘴里吐露半个字的。”
对朱元璋,朱大福还是信任的。
不然的话,说破大天去,朱大福都不会把这个事情告诉朱元璋知晓的。
兴明学堂,徐贵等人早就已经整装待发,就等着朱大福的到来了。
靶子,火铳,火炮全都准备齐整。
朱元璋行伍中待了这么多年,一眼就能看出朱大福这是要做何事。
但跟在朱大福身后,即便是为了保全朱大福的面子,也不会贸然插嘴。
朱元璋不说话,朱大福见了徐贵则直接制止了他的客套,摆手道“行了,没必要的东西别整了,我瞧你那什么新火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