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该说的都说了,朱棣不答应,他们也没办法。
不过好在,朱棣的来信增加了朱樉和朱棡的紧迫。
在朱棣的信送到没多久,朱樉朱棡的信便先后到了。
在信已送到朱大福那里的时候,朱樉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冲着送信心腹满是震惊,问道“你说什么?老四去信是拒绝,并非答应的?”
送信的心腹不敢胡说,只能道“是,是二太孙亲口说的。”
确定下来,朱樉感觉自己是上了朱棣的当了。
你拒绝就拒绝吧?怎还非要装模作样的去封信,这不是坑人吗?
朱樉沉浸至于,转而问道“老三是答应的吧?”
朱棡若再拒绝了,那他还真就得再想想其他办法了。
那心腹道“应是答应的吧,小人去的时候,正赶上晋王的人也过去,二太孙拖我们转告两位王爷,定要齐心协力扫除奸人当道,护佑社稷江山。”
既是当着双方送信的人说的,那事情可就不离十了。
某种合作既已达成,总该是有所行动,不能只靠嘴上说说的。
陷害比拼什么都已用过了,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也就只能再想其他办法了。
为了方便相互之间联络,三人还派出了固定的心腹用于联系。
这样就是朝廷有律法规定,在外藩王没有旨意不可擅自离开封地,不然的话,朱樉朱棡早就串联着上门联系了。
毕竟,即便遣出心腹联系,很多东西总还是传达的有些欠缺。
商量来,商量去,谁都不愿出大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