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朱允炆想要的,当即面露欣喜,拱手道“先生大义。”
方孝孺从东宫出来,还真的就第一时间去了兴明学堂。
方孝孺去的时候孩子们正在上课,朱大福刚把几个教室转悠了一遍准备离开。
这兴明学堂是朱大福一手创办,与朱大福说也不是不行。
方孝孺快步走至朱大福跟前,拱手招呼道“老夫方孝孺,有几句话想与朱东家说,不知可否方便。”
方孝孺?
听到这个名字,朱大福是有些吃惊的。
可以不了解明朝历史,却是不能不知方孝孺。
不管方孝孺又什么事,人都找上门了,没什么仇没什么怨的,即便不方便也得留出说话的时间。
朱大福也没再单独寻说话的地儿,直接在不远处的一个石凳上坐下,道“先生有何事?请说。”
很快,方孝孺说明了事情的原委。
说什么免费招收贫寒子弟是个好事,应以经史子集把他们培养成朝廷的栋梁之才,不应教授奇技淫巧之术埋没人才。
方孝孺这话,让朱大福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他知道他弄这课本会有人反对,但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之人竟会是方孝孺。
他以为方孝孺身上有文人的风骨,不会有文人的迂腐的。
看来是他想错了。
他这些东西都是造福于万民的,怎么就成奇技淫巧了。
“何为栋梁之才?我这学堂有三百学生,若都去科举,朝廷又能收录多少,剩下的那些岂不得一年一年继续再考?这一年一年的什么都不干,每天都在白吃白喝,这就是栋梁之才了?”
科举制贫寒子弟有了读书的机会,可真正能读起书的贫寒子弟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