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很快,就有人来认领了。
隔了两天,党委政府两套班子一起开会, 会议内容是关于今年县里的农业,从去年十月到今年六月,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实践证明, 大棚种菜这个项目非常成功。
一开始, 只有两个乡镇试点, 现在已经有九个乡镇开展了。
为了进一步普及大棚种菜,政府还跟银行协商好,可以为农户提供贷款。
开完会, 林雨珍没回办公室, 打算直接去县上的广播站看看。
在全县二十多个国营单位里,广播站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一个小破县城,是不可能有任何纸媒和电视台, 五六十年代, 各地都建设了有线广播, 青县也成立了广播站, 也铺设了路线,县城和哥哥村镇基本都普及到了。
据黄叶铭说,一开始还搞得有声有色, 每天共有六个时段进行广播,县广播站还会自己写稿子, 后来就不行了, 人员少了, 也不会自己出稿子了, 现在,每天只有三个时段广播,而且都是直接转播新闻和市级电台的内容,鲜少会有自己的稿子了。
上一任广播站的站长调走了,现在的站长姓盛,他同时还是一名诗人,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诗,似乎对广播站的工作也不是很上心,一般也不主动来汇报工作。
等着小周把车开过来的功夫,恰好碰上了刘家镇的镇长,他笑着问,“林县长,送过去的家具您看到了吧,还缺不缺别的,缺的话一个电话,我让人送过去!”
最近,刘家镇的国营家具厂开业了,林雨珍也大致猜到了,她说,“家具挺不错的,你让厂里给我一个报价,我按照正常价格买。”
刘镇长哈哈一笑,“嗨,林县长,您这么说就见外了,木材都是镇上林子里的,就让工人简单加工了一下。”
刘家镇辖区内有一条河,河两岸全是树林子。
光是这些木材,就够家具厂使用很长时间了。
林雨珍说,“木材是国有的,厂子也是国营的,刘镇长,这些家具也是集体财产,你说送就送了?”
刘镇长早就料到这些了,笑着说,“林县长,那肯定不能拿集体财产送人,我是一个党员,我怎么能这么做,这些家具是我个人购买,送给林县长的。”
林雨珍说,“那就更不行了,你是不是觉得你很有钱?”
刘镇长的确是这么自我认为的,他自个儿在镇上住着一个挺大的宅子,两个儿子也都各自都有宅子。
就连闺女家日子过得都挺好。
大前年,更是拿出所有的积蓄,投资了一家小型塑料加工厂,就是从人家大工厂拿货,把大卷的扁丝塑料布加工成各种大小型号的编织袋,每个月都能挣四五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