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临时租了一个独立房子,在其中用铁锅,点柴火后将锅中装满水。
高温煮矿石。
不过煮出来蕴含一些毒气。
还需要解析蒸发,即便如此也不能直接用,还需要经过工艺过滤,用卤水继续蒸发取里面的精盐。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蒸馏操作和解析精盐。
掌握不了技术,这就很难。
掌握了技术真不难。
到天色暗下来的时候,武植就弄好了。
大概十斤左右。
这些盐值不了多少钱,武植主要是试验效果,看了一下武植觉得没问题,才开始大量制作。
孟州附近的一块荒废山都是盐石,没人管这些废石头。
武植打听过,山是附近一个大商人名下,他们不会弄这些东西,对他们而言没什么价值。
而孟州制盐材料很多,那地方矿石并非十分好,想要提炼武植这样的盐没有这个技术,所以作用不大,属于荒废的矿山。
这几天武植制作了上千斤。
一斤接近四分钱,至少价值四百两。
这可不少了。
如果大量生产就是几千两,甚至可以达到几万两。
盐是生活的必需品,宋代也有很多私盐贩子和盐官勾结一起赚钱。
武植这种行为也是冒了一些风险,不过他制作出来的盐属于精盐,即便价格稍微高一点也很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