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这家人太闹腾,尤其是那个媳妇。她总能换着花样的成为公社饭后闲谈的谈资。
年头早就不跟过去那些年是的了,日子也不错。朱家老大还是上班的,你说家里两个姑娘怎么就养的那么邋遢呢。
见过重男轻女的,可没见过朱家那么重男轻女的,街坊邻居的没少话里话外的说道朱家老两口子同小两口子了。
朱大娘还好冷哼一声:“孩子有妈呢,我一个当奶的,顾好自己不给孩子添乱就不错了。”
然后再见面连搭理都不搭理人家邻居了。人也想了,我为了谁呀,还让朱家给怨上了。
可回头看着小姑娘鼻涕慌慌的心里不落忍的,看到朱老大媳妇的时候就倚老卖老数落两句:“你年纪轻轻的,也没有个工作,在家里,那不就是收拾孩子,给家里人做做饭饭洗洗衣服吗看看孩子让你给养的。”
朱老大媳妇坐地上拽着跟人诉苦:“不是我不管孩子,家里多少活呢,哪顾得上呀,一个丫头骗子,还能怎么养呀。你是不知道我那婆婆,把钱看的那个紧,连我给孩子做件衣服的布料都不给我。”
大伙眼角都抽抽,你有时间天天的坐在大街上撤大白,瞎扯淡,你没工夫给孩子洗衣服。
朱家那老虎婆确实厉害,也会过日子,不过出来都是穿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要说不舍得给孙女做衣服,真没人信。毕竟朱家那就是卖布的不是。
而且朱老大媳妇穿的虽然不讲究,可衣服来来回回的不少。
这年头的孩子穿着不讲究漂亮时髦,补丁什么的不磕碜,可你得干净呀。
再说了,朱老大自己就挣工资,给孩子弄个裤子褂子的为什么非得要人老两口子给撤布呀。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这点事,人家一听心里就有数了。
对着朱老大媳妇这样的极品真没什么好说的,人家还有人在背后说,朱大娘那样的人怎么看上的这样儿媳妇呀。
朱大娘当时要不是贪图人家儿媳妇那个正式工的指标,哪里会有今天。
这且不算,朱老大媳妇就跟找到了知音一样,见天的带着两孩子去邻居家串门,人家有吃的,只要让朱老大媳妇看到,她都不带客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