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理由只要是个老手随便一看就能知道王林轩这就是纯扯,可是毕竟自己的所作所为看起来还是合理合法的,别人就算想黑自己也会很困难。
要是自己能干脆利落的将林丹汗打败,那所有的一切就都将不是问题。
崇祯三年八月二十七日,王林轩来到了预设战场。
这里是山西北部比较常见的一段山地,这处山不算高,但是林丹汗要是想攻击左云卫就必须得经过这处山地。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一处地形作为伏击阵地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伏击最理想的地点自然是选择山谷的两侧。
可是除了小说家之外,能在山谷之中顺利的伏击到敌人的概率并不大。
原因非常简单,小说家都知道这里是伏击敌人的最佳地点,带兵打仗的将领怎么可能不知道?
也就只有在小说家的描述中才会出现“此处山高林密恐有埋伏,速速传令众军多加小心。”这样的情节。
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将领看到这处地形之后,都会先派侦察兵上来探查一番。
真正能在这种地方被伏击到的人,不是那种特别骄狂的就是那些本就已经溃败根本没有时间派出侦察兵的人。
林丹汗显然不符合第二种,而且也不大可能是第一种。
在王林轩的视角之中看来,林丹汗既然目标明确的点名要来“点踩”自己,那就说明林丹汗知道自己的威名,也知道自己一旦成长起来就会对他有威胁,那林丹汗又怎么可能用一副骄狂的样子给自己留下伏击他的机会,这明显不合理嘛。
林丹汗这人迷之操作确实略多,但这人打仗的水平还是可以的。
虽说在面对后金的时候,他的战绩着实是有些让人捉急。可是在这个年代打不过后金不是很正常吗?林丹汗的对手是谁?那是努尔哈赤和黄台吉!
在他们这个年代,有几个能在野外而且还是在大决战的情况下打赢这两位?就算是满桂也不行啊!
满桂了不起也就是能在局部同后金的两位大汗掰掰手腕,让他跟两位大汗的主力决战,满桂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