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白圭的商业帝国> 第239章 隐居崤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隐居崤山(1 / 3)

崤山,秦国与魏国交界的地方。

因为山势繁杂、地势险要,形成天然屏障。只要在适当的地方设置关卡,就可以阻止千军万马通过。著名的函谷关,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关卡,兵家必争之地。

因为是天然屏障,不易军队通过。所以!在崤山之中,隐居着许多避世人物。

道家!有不少人选择在这里隐居。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经过函谷关出关的时候,被守关的尹喜拦住,写了五千言。这五千言,也就是后来的《道德经》。

后世有人说:老子出关去了秦国,再去了西域,再去了印度等地,进行传道。那应该是猜测,后人的美好想象。

而老子出关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寻找一处隐居的地方,静心思考他的道家学说思想,完善自己的学术思想。

老子的隐居地,很可能就在崤山之中。

其实!熟习崤山的人,完全可以不通过函谷关等关卡的,就可以在崤山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隐居之地。

崤山中的关卡,比如说函谷关,都只是用来阻止大部队、阻止那些走捷径的人通过。而对于当地居民,或者是想隐居的人来说,关卡是没有作用的。人家可以绕道而行,迂回而行。

就好像现代的人不愿意买门票进入某某景区一样,总归能找到翻墙通过的地方。

关卡的设置,主要是阻止大部队顺利通过,以及商队的通行。在非战争状态下,主要是用来阻止商队通过的。设置了关卡,就可以向商队收取关税。

在古代,一样是有关税的。只是!关税的标准不是公开的,由负责人说了数。如果不是大宗商品交易,不是大型商队通过,只要贿赂一下守关的领导,就可以了。如果是战略物资,守关的领导就不敢作这个主,不敢收受这个贿赂。

比如说!马匹、粮食、矿石、兵器等等。

这类物资都是由君王手下的重臣负责报关的。甚至!必须君王的亲自同意,才敢放行。

古代人隐居,特别是在战乱年代,隐居的人一般都选择表面上偏僻,但实际上并不偏僻的地方进行隐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